<wbr id="momr9"><legend id="momr9"></legend></wbr>
  • <sub id="momr9"><address id="momr9"><div id="momr9"></div></address></sub>
    
    

    <em id="momr9"></em><wbr id="momr9"><legend id="momr9"></legend></wbr>
    1. <strike id="momr9"><pre id="momr9"></pre></strike>

      華北石油報  

      第01版:???/span>

      華北油田:綠色低碳發展先行者

      摘要:

      華北油田是以油氣勘探開發為主的大型國有企業,自1976年開發建設以來,始終高揚“我為祖國獻石油”旗幟,自覺扛起“為祖國加油”“為民族爭氣”使命,深耕冀中、挺進二連,搶上沁水、會戰巴彥,勘探區域橫跨京津冀蒙晉五個省市自治區,開發管理56個油藏、27個天然氣藏和7個煤層氣區塊,有石油資源量37.3億噸、天然氣資源量3982億立方米、煤層氣資源量1.08萬億立方米,資產總額700億元,年綜合能源當量718萬噸。

      近年來,隨著國家“美麗中國”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深入推進,按照集團公司“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華北油田錨定“建設千萬噸當量綜合能源公司、打造世界一流現代化能源企業”戰略目標,以油氣供應安全和綠色低碳協調發展為己任,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抓牢綠色企業建設工作主線,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壓緊壓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持續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成果,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創新應用,始終將清潔生產理念貫穿于開發建設全過程,全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體系更加完善、更加靠實、更見成效。

      關鍵詞

      清潔能源

      把新能源作為企業布局的重要著力點

      華北油田堅決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和“雙碳”重要部署,把新能源作為企業布局新興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開辟成長“第二曲線”的重要著力點。

      高質推進地熱供暖項目。與北京市、雄安新區等5個地市12個目標市場達成地熱供暖意向,開拓市場超過4000萬平方米。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北京首個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深度參與雄安容東片區1200萬平方米清潔供熱工程,在冀中油區及周邊縣市先后建成8個地熱規?;┡椖浚ǔ傻責峁┡娣e共計2123萬平方米,年可替代化石能源消耗48.8萬噸標煤。

      加速風光發電能力建設。著力推動巴彥油田、鄭莊等8個重點光伏項目,在自有井場、站場布設光伏發電設施,裝機總容量達72兆瓦,年發電能力突破8800萬千瓦時。啟動華北油田首個150兆瓦集中式風電項目,推動任丘、獻縣200兆瓦集中式風電項目指標列入河北省項目庫,在二連分公司賽漢轉油站實施全額自發自用風電工程,在阿10-73、哈15-18等零散井應用低空小風車,單臺設備年產風電2.7萬千瓦時。

      穩步實施低碳油田建設。將留路油田建成華北油田首個低碳油田示范區,在蘇橋儲氣庫成功投運國內首臺(套)兆瓦級天然氣壓差發電項目,在采油四廠打造中石油首個新型電網示范項目。同時,以分布式智能電網示范工程為試點,逐步建成中石油首例“三級兩中心”油氣與新能源融合新型電力系統,八里西潛山CCUS項目已于年內整體投運,實現注氣10.5萬噸。

      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應用。在巴彥油田建成國內最大雙軸雙槽光熱集熱系統,在京25-6井井場開展國內首臺100千瓦時鈉離子電池儲能裝備試驗,自主研發絕熱橋儲罐、石墨烯混凝土儲熱等清潔替代裝置,形成低成本儲熱物模裝置應用模式。此外,大力推進冀中生產站場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技術應用,實現年替代自用氣219萬立方米、替代用電38萬千瓦時。

      關鍵詞

      頂層設計

      制訂創建方案,開展對標達標,明確任務舉措

      2021年,集團公司正式部署啟動綠色企業達標建設工作,華北油田第一時間制訂創建方案,開展對標達標,明確任務舉措,制訂“找差距、補短板”“強基礎、促提升”“固成果、保質效”“三步走”實施計劃,固化形成5項長效機制,為持續提升綠色企業能效提供堅實保障。

      高度重視強部署。常態化設立公司主要領導牽頭掛帥、分管領導統籌推進、各部門密切協作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通過生態環保議事會、QHSE委員會、周工作例會,實時跟蹤工作進展、審視工作成效。

      精細方案明職責。制定可追溯、可檢查、可考核的具體措施,構建任務到崗、責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健全定期溝通聯動機制,保障各領域專業監管與綠色企業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

      以點帶面促提升。探索開展綠色低碳示范單位建設,高標準編制認定規范,合理設置目標指標,以采油三廠、巴彥分公司為試點,開展對標提升工作,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引領作用。

      學研結合提質效。將綠色企業達標建設作為員工培訓的重要一課,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委托集團公司專業機構開展指導幫扶,組織專業人員先后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氣田等先進企業調研取經,發揮良好的學習借鑒作用。

      精準激勵強動能。將綠色企業達標建設作為業績考核硬指標,多渠道總結推廣優秀經驗和典型做法,嚴格執行跟蹤問效、追責問責,充分發揮正反雙向激勵作用。

      通過4年不懈努力,華北油田綠色發展朝向基礎更加夯實、體系更加完善、管理更加高效的目標持續邁進,2022年正式獲得“中國石油綠色企業”稱號;2023年通過復審,繼續保持先進榮譽;2024年著力推進系統提升,讓綠色企業底色更加鮮明。

      關鍵詞

      綠色開發

      以嚴的主基調堅持抓好污染防治

      華北油田始終把環境保護擺在開發建設重要位置,以嚴的主基調堅持抓好污染防治,打好整治與保護并重、生產與生態共榮的“新會戰”。

      努力推進污染源頭治理。持續完善適應不同地層物性和壓力系統的清潔作業工藝,井口在線密閉清洗、高效熱洗等井筒類清潔作業技術應用率達85%。在具備電網條件的區域積極推進鉆機電代油工作,電動鉆機應用率由26%提升至33%。持續推動管道完整性提升,深入開展高后果區、高風險管道篩查識別與檢測評估,在澤10區塊、別古莊油田扎實開展無泄漏示范區建設。

      不斷強化固廢規范化管理。重點關注鉆井施工、井下作業、儲罐清理和原油泄漏處置等關鍵環節,不斷加強減量化無害化技術應用,嚴格落實“產生有登記、暫存有記錄、轉運有聯單、處置有跟蹤”的管理模式,努力確保全過程風險受控。目前,已規范建成8座危險廢物暫存間,鉆井泥漿不落地應用覆蓋冀中、二連區域全部鉆井施工。

      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按照“應收盡收、分質收集”原則,緊盯生產工藝產廢環節,逐步實施加熱爐低氮改造223臺,完善脫硫脫硝裝置36套,回收單井套管氣1772口井,安裝大罐抽氣裝置34套,實現年回收利用天然氣610萬立方米。大力推進單井拉油點進系統工程和越站外輸改造,規范開展VOCs和甲烷檢測與修復,嚴格落實密閉控排要求。

      嚴細防范水體污染風險。堅持源頭消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落實工業廢液回注回用,加強采出水水質檢測,積極推進套損套變井治理和管道巡檢修復,全面回收壓裂施工、井下作業產生廢液,探索壓裂返排液短流程處置技術,對111座站場實施生活污水規范化收集改造,實現工業廢液零外排、生活污水全面依規處理。

      關鍵詞

      綠色文化

      將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

      華北油田始終將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的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植綠培綠、宣傳教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以思想引領、濃厚氛圍培育員工意識動能。

      持續推動綠化植樹工作。承辦“萬口井場植樹造林行動”啟動儀式,建成集團公司首個“井場林”。公司領導每年帶頭參加義務植樹,各單位優選場地進行苗木培植,通過企地共建、邀請在校師生參與等方式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近年來,參與義務植樹現場活動的員工達6300余名、種植樹苗近萬株;利用電視、報紙、網站、公眾號等渠道倡導“我為碳中和種棵樹”線上履職,參與人數及募集金額位于集團公司前列。

      做優生物多樣性保護。將阿爾善東湖濕地建設成為集團公司首批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在周邊種植云杉、春榆、糖槭等樹木1.6萬棵,員工自發巡邏巡護,安裝鳥巢近百個,為各種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制訂長期保護規劃,持續開展環境改善、水質提升和淤泥清理工作,每到夏季,綠頭鴨、赤麻鴨等鳥禽飛至東湖棲息,勾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用心營造綠色文化氛圍。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對生態環保工作的部署指導和研究決策作用,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央媒體主題文章以及國家生態環保部署作為各級領導干部日常學習“重要一課”。認真開展環境日、生態日系列活動,強化以案示警、全員承諾和多媒體宣傳,開展“綠色低碳”主題開放日活動,面向社會積極展示企業綠色發展的良好形象。

      一幅氣勢磅礴的綠色生態長卷正徐徐展開。華北油田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互促共贏,爭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以更加堅定的責任感、使命感,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華北篇章。

      第02.03版:向綠而行

      守護生態環境 共建美麗華北

      摘要:

      8月15日,我國迎來第二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志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特別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我們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標。

      華北油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相關要求和集團公司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部署,大力開展污染防治,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推進新能源業務,高質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華北篇章。

      東湖濕地盡顯華北油田生態之美

      摘要:

      本報訊(記者 楊凱)夏秋之交是草原最美的時節。在二連分公司員工小湯的朋友圈相冊里,一組在阿爾善東湖濕地旁拍攝的“生態掠影”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中國石油首批三個“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之一的華北油田阿爾善東湖濕地,以其獨特的自然風貌和生態保護成果構建了生態印象地標,成為眾多二連油田員工和途經游客的打卡地。

      阿爾善東湖濕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阿爾善礦區,系人工湖泊演變而成,總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其水源主要來自經過處理的阿爾善礦區居民生活廢水排放及自然雨水供給。多年來,華北油田始終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要求,廣泛開展生態環保、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并于2022年在二連分公司投資建設阿爾善礦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效改善了東湖濕地生態環境。2023年,阿爾善東湖濕地成為中國石油首批“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

      阿爾善東湖濕地既是華北油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見證,又是深入落實集團公司關于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有關工作要求的縮影。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期開發建設以來,二連油田一直緊跟國家和集團公司生態環保政策要求,將維護生態、保護環境作為開發建設的基本原則,積極推動阿爾善礦區環境整體改善。

      近年來,在華北油田的統一部署下,分公司干部員工在東湖濕地周邊累計種植云杉、春榆、糖槭等樹木1.6萬棵,灌木、水草、蘆葦等近20種植物生長豐茂,每年夏季吸引天鵝、鴻雁、野鴨等數十種水鳥在此棲息,是華北油田唯一一處候鳥遷徙中繼站。為保護好草原環境,分公司員工自發成立志愿巡邏隊,15年間累計巡護近千次、安裝鳥巢近百個,并定期清理白色垃圾,勸阻牧區居民捕鳥偷蛋行為。東湖濕地既為周邊居民散步休閑提供了優美場所,也為當地牧民種植青貯飼料提供了充足水源。

      下一步,二連油田將在持續推動智能保護地建設方面下功夫,實現監測巡護和管理信息化,建成可自動感知探測基礎資源情況、動態監測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科研監測體系,保護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促進東湖濕地生物多樣性穩定向好,傾力打造具有草原特色、華北特點的中國石油生態名片,奏響生態強企樂章。

      踐行生態文明思想 守護生物多樣性

      摘要:

      8月15日,正值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也是華北油田阿爾善東湖濕地“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掛牌一周年,由二連分公司員工組成的志愿巡邏隊以撿拾雜物的方式維護濕地環境。

      在中國石油多個礦區中,位于塞外邊陲小礦區的一片“水洼”何以能夠成為中國石油首批“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記者帶著疑問進行了采訪。

      “我親眼見證了‘水洼’變明珠”

      今年夏季,在這里工作30多年的二連分公司員工曹軍把放假的孩子接到阿爾善礦區度假,一家三口常常來到東湖濕地游玩打卡。對他們來說,東湖就是草原上的“西湖”。

      1990年,當時的東湖不是湖,而是由阿爾善礦區生活基地污水處理后排放形成的“水泡子”,總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平均水位為2米,最大水位為2.5米,最大儲水容積近70萬立方米。

      建立在錫林郭勒大草原腹地的二連分公司,自建設之初就堅持油田開發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不僅愛護草原的一草一樹,更是把這個“水泡子”當作油區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加固堤壩、水質凈化等一系列保護措施。

      2022年,分公司完善阿爾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使東湖濕地的水質實現提升,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并借助先進的數字化手段,實現了水質實時在線監測,東湖濕地的水更清澈透亮了。東湖濕地周邊及湖中灌木、水草等近20種植物生長豐茂,鳥兒的種類也從幾種增加到幾十種,具備了較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美麗的東湖濕地成為華北油田獨具特色的生態景觀和濕地名片。

      “要把這里打造成草原候鳥之家”

      “以前這里很少看到天鵝,如今這里不僅有天鵝安家落戶,還有鴻雁、野鴨,鳥兒的種類也從幾種增加到幾十種?!狈止景柹频V管站礦區服務班班長賈萬金說。

      8月15日這天,賈萬金和同事下班后又來到東湖濕地志愿巡邏,守護濕地環境已成為他們的一個習慣。“看著東湖一天天變美、鳥兒飛翔,覺得很值得?!笨粗矍暗臇|湖與30多年前的東湖相比漂亮許多,賈萬金由衷地說道。

      1990年,賈萬金來到分公司阿爾善礦管站,成了一名綠化工,負責礦區樹木栽種、澆灌、修剪等工作。

      “咱們成立個巡邏隊吧,分好組每天去巡邏,一起保護東湖?!?009年,賈萬金的倡議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就這樣,志愿巡邏隊成立了,隊員們經常穿著紅工服在東湖周圍巡護,15年間累計巡護8000多萬步,安裝鳥巢近百個,保護鳥類千余只,成為東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東湖周邊都是草原。如果能種上樹,不僅美化了環境,鳥兒也會有更多棲息、孵育的場所。”從1999年開始,賈萬金和礦管站同事們在東湖周邊開始了他們的造林計劃。

      “瞧,這是我種的樟子松,最開始只有十幾厘米高,現在都四五米高了,還有云杉、春榆、糖槭樹,特別是糖槭樹,鳥兒最喜歡在上面做窩。”賈萬金撫摸著這些樹,如數家珍。

      25年間,包括賈萬金在內的二連油田干部員工在東湖邊累計植樹1.6萬棵,草原的夏天也變得郁郁蔥蔥、百鳥云集、如詩如畫。

      “讓更多華北生態明珠大放異彩”

      阿爾善東湖濕地是華北油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響應集團公司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部署的縮影。

      東湖濕地入列中國石油“自主貢獻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是對華北油田生態保護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激勵。華北油田2022年獲得“中國石油綠色企業”稱號;2023年通過復審,繼續保持這一榮譽。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戰略性系統工程。華北油田積極參與中國石油“萬口井場植樹造林行動”,建成中國石油首個“井場林”。近年來,參與義務植樹現場活動的員工達6300人次、種植樹苗近萬株。華北油田還借助電視、報紙、網站、公眾號等媒體倡導“我為碳中和種棵樹”線上履職,參與人數及募集金額連續兩年位于集團公司前列。

      生態保護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需要全員參與,久久為功。華北油田始終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干部員工日常學習“重要一課”,認真組織環境日、生態日系列活動,強化以案示警、全員承諾和多媒體宣傳,開展“綠色低碳”主題開放日活動,全方位展示企業綠色發展的良好形象。

      華北油田將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牢牢守住生態環境這條底線,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互促共贏,爭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以更加堅定的責任感、使命感,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華北篇章。

      巴彥分公司:繪綠織夢 共書“發展答卷”

      摘要:

      本報訊(特約記者 王立強)截至8月15日,巴彥油田首口CCUS先導試驗井興華11-234X井已陸續注氣150天,累計注入液態二氧化碳超4300噸,創造國內液態二氧化碳注入井最深、注入剖面測井最深等多項紀錄,為巴彥油田CCUS整體開發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巴彥分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端牢能源飯碗”的同時,始終把生態優先擺在開發建設的重要戰略位置,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融入生產建設全過程,落實節能減排措施,全力保護生態環境,書寫蒙西綜合性能源基地建設“綠色答卷”。

      分公司堅持將保護黃河生態環境作為油田綠色發展的第一大計,編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案》《巴彥油田井下作業清潔生產實施方案》,明任務、定職責,攜手10余家參建單位全面推行叢式井集約化建產模式,通過優選叢式井場,有效減少征地和投資。同時,改進泥漿不落地、清潔修井作業等相關處理技術,降低泥漿處理量,杜絕“跑冒滴漏”現象,著力實現效益最大化、環保最優化。

      超前謀劃,全力打造綠色油田。在吉蘭泰聯合站建設之初,分公司就自建“電磁脈沖除油裝置+二級過濾”的采出液處理系統,在出水水質達到注水標準之后再回注生產層,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已建成的吉蘭泰油田一期4兆瓦光伏項目,年發電量超600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7000余噸,年減排二氧化硫逾2000千克,著力將荒漠戈壁變成“新能源綠洲”。在臨河轉運站內,已建成的雙軸雙槽光熱集熱系統,裝機規模1.47兆瓦,每年可滿足轉運站50%以上的用熱需求,實現年碳減排1800余噸。

      此外,分公司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定期組織員工到沙漠中清理井場及白色垃圾。2023年,啟動“萬口井場植樹造林行動”,在沙漠腹地各井場種植梭梭樹、紅柳幼苗2萬株。今年4月,與巴彥淖爾市50余家政府部門1000余人,在新華林場新勝分場聯合開展義務植樹,共同種植紅柳、白楊幼苗1萬株,以實際行動筑牢綠色屏障。

      煤層氣分公司:攜手并進 共守“綠色家園”

      摘要:

      本報訊(特約記者 任遠 通訊員 藺路)8月15日,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山西煤層氣分公司組織員工維護已種植樹木。截至目前,分公司已完成植被恢復3萬余棵18.45公頃,預計本年度復墾井場62座。

      多年來,分公司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爭創綠色發展的踐行者,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為原則,持續加大環保治理投資,全面強化環保生產,實施精益化管理,生產向環保讓路、工作向環保側重,始終堅持在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管理。

      嚴格環?!叭瑫r”管理。分公司持續推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手續辦理,順利取得長治3億立方米和1億立方米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徹底解決了長治區塊10余年歷史遺留環評問題;完成鄭試59井區和晉城、長治、臨汾片區18口單井環境影響評價,嚴格落實環?!叭瑫r”(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制度,按照環評要求落實污染防治措施,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保障項目建設合法合規。

      強化污染防治管理。分公司組織開展2024年生態環境隱患排查工作,重點突出排采水、危廢等領域,有效化解環境風險,發現問題已全部整改完畢;按照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主動靠前對處理中心等12座集氣站裝置涉及揮發性有機物物料的設備開展VOCs(總烴)檢測工作,完成逾4.8萬個設備和管線動靜密封點檢測,及時修復泄漏點,全面提升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水平;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編制《強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案》,開展排采水、鉆井泥漿巖屑、壓裂返排液、危險廢物及地下水重點污染源5個方面專項排查,嚴控環境突發事件與違法違規事件發生。

      下一步,分公司將加強“五位一體”質量監管,開展設計、工藝、監理專項整治,確保質量受控;不斷加強“三同時”管理,強化生態環保建設,高質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多措并舉交出生態新答卷。

      采油三廠:逐綠前行 共赴“生態之約”

      摘要:

      本報訊(特約記者 魏璐 雷娜)8月14日,在采油三廠留406井鉆塞作業起油管的關鍵工序中,員工們悉心安裝刮油裝置,并用井口扳手上緊壓盤螺絲,油管外壁的油水通過水龍帶緩緩流入井筒內,點滴不落地……初秋田野之上,該廠員工在呵護油井健康生產的同時,更是對周邊環境呵護備至。

      近年來,該廠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打造與世界一流現代化能源企業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為“生態之約”注入澎湃動能。

      全員參與,提升綠色顏值。該廠以“我為油區添新綠,共創家園好環境”為主題,定期開展黨團共建植樹活動。今年3月21日,100余名青年分赴肅寧作業區、治安保衛大隊等10余個生產現場開展植樹活動,將油區裝扮得更加充滿生機。今年以來,累計在生產現場植樹200余棵。各生產現場優化樹種樹苗種植結構,提高植被覆蓋率,提升站場綠色顏值。

      轉型升級,打造綠色優勢。該廠按照“堅持實施燃氣全部清零、堅持推進綠電全部替代、堅持拓展綠能外供及負碳業務”三步走戰略,八里西潛山CCUS先導試驗、大王莊清潔能源替代工程等重點項目正逐步落地落實,留路低碳建設示范區發展路徑、技術體系、管理模式不斷完善,新能源業務發展全面提速,多能互補、綠色發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截至目前,八里西潛山CCUS項目累計埋碳13.67萬噸,增油1.6萬噸,留路低碳建設示范區累計發電264.6萬千瓦時。

      多措并舉,夯實綠色保障。該廠不斷完善各類環保設施,推進管道站場完整性管理,加強施工作業生態保護;系統梳理各級政府環保督察問題,開展環保專項幫扶督察,加快補齊“三同時”管理、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和環保設施運行方面的短板;加快實施大罐收氣、干化池防滲改造等環保項目,合規高效處置危險廢棄物;加快武強油田國家綠色礦山建設,逐步更新改造高耗低效設備,持續推進泥漿不落地、作業廢液集中處理等綠色清潔作業技術,不斷提升綠色發展成效。

      采油二廠:踐行綠意 共繪“碧水藍天”

      摘要:

      本報訊(特約記者 羅玲 通訊員 付俊紅)8月13日,采油二廠雄安作業區巡檢班班長昝彬帶領班組人員,對位于雄安新區千年秀林中的岔71-68X井井組進行除草、培土。瓦藍的天空下,火紅的工服、翠綠的果樹、艷麗的抽油機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精美畫卷。近年來,采油二廠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嚴格落實油田公司綠色企業建設工作部署,按照公司綠色企業創建提升目標,統籌推進生產清潔化、能源低碳化、資源節約化,持續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履“植”盡責,踐行綠化責任。2023年,中國石油啟動“萬口井場植樹造林行動”。該廠在雄安新區千年秀林之中,選取岔71-68X井井組,悉心種下180棵樹苗,面積達1245平方米。借力油田公司站隊達標創建工作,全方位為廠屬場站及辦公區域協調指導林木綠化養護,先后在文十一轉油站、龍一轉油站建設道路綠化帶900米,在岔一聯合站、岔南聯合站等新植或補植喬灌木,綠化總面積3000余平方米。同時,265人次參加“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中國”義務植樹活動。發揮優勢,管控綠化風險。今年,該廠各類隱患治理、工藝簡化優化等項目較多,在滿足安全發展的基礎上,發揮屬地管理優勢,抓好相關工程建設綠化內容,積極把控并規范項目涉及綠植范圍和數量,妥善做好遷植工作,嚴格做到工程項目完工、配套綠植完工,始終保持原有綠化面積不減。

      挖掘潛力,推進低碳發展。該廠持續推進油氣生產與新能源業務,大力實施深度節能措施、應用新技術,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終端用能電氣化率、天然氣商品率。實施生產區域光伏發電一期項目,相繼投運岔河集基地、岔二站及3座油管檢修發電站,全年發電317萬千瓦時,完成新能源產量679.29噸標油;在文96-1站安裝PVT光熱裝置2套,對站內生產系統用電和4臺儲罐用熱進行清潔替代;在文11-37X井井場光伏裝機141.9KWP(峰值總功率),在蘇37-4站試驗真空管集熱技術,在蘇31-7X井井場應用雙槽式太陽能集熱裝置,開展蘇三站同軸換熱技術應用研究,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全國生態日

      摘要:

      全國生態日(NationalEcologyDay),是為了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而設立的紀念日。

      2023年6月28日,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

      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各地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共繪美麗中國畫卷。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今年的主題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環保意識,愛護生態環境,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第04版:生態圖鑒

      華北油田 以綠為筆繪新景

      摘要:


      ←全國最大煤層氣田——華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層氣田被綠色太行所環繞。

      ↓ 二 連 分 公 司 分 布 式 光 伏 項 目 從 無 到有 , 開 創 了 油 田 綠 色 轉 型 新 局 面 。

      華北油田河間 LNG 調峰儲備庫是國內首個陸   上 LNG 全容型薄膜罐   。優化京津冀天然氣儲備庫整體布局,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采油二廠雄安作業區岔一聯合站一池碧荷扮靚花園井站。

      ↑將自然帶回井場,讓井場回歸自然。圖為巴彥興華井區 3 號采油平臺   。

      油田公司深刻領會并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積極貫徹集團公司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部署,大力開展污染防治,推進節能減排,加快布局新能源業務,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公司上下一心,干部員工攜手并進,持續愛綠、護綠、增綠,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重點生產樞紐,在一線基層井站,處處呈現出一幅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絢麗畫卷。

      華北石油報社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16917次訪問,全刊已有13865851次訪問

      男女激烈动态图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