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驕陽如熔金傾瀉,把井場澆筑成一塊炙熱的鐵板。蟬鳴在蒸騰的熱浪中嘶啞,似在控訴這酷暑的炎熱。然而,文十一站的員工們卻如鋼鐵般扎根崗位,汗水浸透衣背,在高溫中書寫石油人的責任與擔當。
今日大換班,早上八時許,氣溫已飆至35℃。站上靈活調整,將班前會從樹蔭下的空地改到黨建活動室。這里不僅是避暑港灣,更是紅色教育主陣地:墻上懸掛的黨史長卷、陳列柜中的勞模獎章、角落里的“黨員先鋒崗”公示牌,都在無聲地訴說著一線石油人的精神傳承??照{的陣陣冷氣拂去燥熱,綠豆湯在保溫桶中氤氳著清甜,為即將投入工作的員工們蓄滿能量。
班前會上,安全案例如警鐘長鳴。老員工分享隱患排查的“火眼金睛”,新成員復盤操作失誤的“前車之鑒”,在交流中織密安全網。會后,黨員帶頭去“黨員責任區”巡檢設備,一抹紅色身影進入生產一線。隨后,巡檢、盤泵、核對DCS點位……員工們如精密齒輪般高效運轉,汗珠順著安全帽的帶子滾落,在工衣上暈開朵朵鹽花。
“換衣!喝湯!”崗位長一聲令下,眾人暫別灼熱現場,涌入黨建活動室。清涼綠豆湯滑過喉間,帶走暑氣;紅工衣碰上管鉗,點燃斗志。短暫休整后,帶著一身清爽,大家再次奔赴設備轟鳴的泵房。
午餐過后,黨建活動室化身“技能熔爐”。劉洪青技師的PPT如活頁圖譜,將流量計的精密構造、脫水泵的運轉邏輯拆解為清晰步驟。“黨員微課堂”上,技術骨干與青年員工結成對子,手把手傳授操作訣竅,將紅色教育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傳幫帶”。員工們或埋頭筆記,或舉手發問,討論聲此起彼伏。熱浪翻涌的苦夏,室內卻涌動知識清泉,滌蕩著每一顆求知的心。
“汗水澆灌技能之花,高溫淬煉鐵人本色”。文十一站的員工們用滾燙的熱情丈量責任,用被烈日鍍金的紅工衣扛起擔當。黨建活動室,這座“黨旗領航充電站”,以黨史為燈、以勞模為旗、以黨員為骨,將紅色教育深度融入安全生產全流程。在這里,安全理念入腦入心,操作技能精益求精,員工們如蓄滿電的戰士,以鋼鐵之軀迎接每一場“烤”驗,交出安全生產與技能提升的優異答卷。
“黨員承諾墻”前,黨員們右拳高舉,重溫入黨誓詞,將高溫下的堅守化作能源報國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