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清晨,陽光灑在采油四廠永清作業區曹31站。在這里,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排列,宛如等待檢閱的列兵,隨時準備將光能轉化為電能。
曹31站雖然占地僅有3.7萬平方米,卻是國內首個集“光伏發電+伴生氣發電+余熱利用+柔性化采油+變工況注水+三種智能微網”于一體的智慧能源示范站,年減碳量達238噸,相當于種植1.58萬余棵普通成年樹木。
走進站門,首先來到中控室。巨大電子屏上,跳動著各種數據圖形曲線。技術員王健介紹:“分布式智能電網管控平臺如同‘智慧大腦’,統籌全廠‘源—網—荷—儲’資源,能同時調度注水、采油等生產負荷?!贝笃溜@示,截至目前,2025年全廠總用電量2909萬千瓦時,主要由綠電、燃氣發電、系統用電構成。其中,綠電裝機9.6兆瓦,所有綠電并入6千伏電力線路,遵循“充分消納、余電上網”原則。而且,管控平臺還能預測未來24小時發電量。
走出中控室,光伏板隨處可見,車棚、路燈、抽油機上都有它們的身影,只要有陽光,就能為站內設備持續供電。順著巡檢小路,來到白色百葉窗房,微型燃氣機正“消化”著油田伴生氣。王健介紹,傳統加熱爐效率低、能源利用粗放,如今優選的微燃機作為熱電聯產裝置,以伴生氣為載體,能同時發電發熱,滿足站內用熱用電需求,且每立方米氣比之前多發電2.5千瓦時,氣量充足時,一天發電量夠一個家庭使用近半年。
曹31站綠色與和諧并行。中部的柔性化采油示范區域,6臺抽油機運行狀態各異。有的隨綠電出力變化柔性運行,有的因尖峰電價和綠電出力減弱暫時“蟄伏”。王健笑稱:“它們會‘思考’了,能根據不同油井工況自動調節,就像為不同顧客定制菜譜?!?
水井與油井相伴。注水井在持續摸索中,像被“溫柔手”呵護,依據綠電發電效率和電價峰谷,在確保日配注不變的前提下,柔性調整瞬時注水量,動態跟蹤注采,追求“穩產+增綠+降本”綜合最優。
新能源接入油田電網帶來多電源安全問題,智能檢維修應運而生。王健展示手機上的智能檢維修APP。這個系統有地理信息,找到電力故障點后點擊“申請檢修”,地理位置即刻上報。系統還會以圖表的方式提示故障周圍電源點位置、開關切斷方式、智能接地極接地方法及接地電阻等。操作人員按步驟完成檢修驗電后,用手機號電子銷項?!霸偌由纤{牙電子鎖、藍牙驗電器等維修工器具,電力檢修已經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危險工作了。這些技術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王健說道。
夕陽西下,王健望著逐漸亮起的路燈說:“我們將在這里試驗升級版的鈉離子光儲一體化,在安28站試行全釩液流電池、超級電容,通過儲能補充,實現晝發夜用、深度替代、就地消納?!痹诓?1站,傳統能源與數智科技浪漫邂逅,一場能源革命正悄然展開?;蛟S,這就是未來能源小站的模樣:聰明、綠色且富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