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提、停、正轉下放!”3月21日8時,采油三廠路15-36井堵水施工現場,技術人員指揮操作手上提管柱到合適位置,井口員工操作液壓鉗配合緩慢旋轉下放油管……經過20余次反復坐封、試壓,6小時后該井終于成功完成驗套工序,為下步工序打牢基礎。
3月9日,該井順利搬上,在經歷了前期沖砂、打撈、鉆塞施工等環節后,驗套坐封施工多次失敗,并出現漏失情況。由于該井含蠟高、井深淺、井溫低,大直徑工具及封隔器下井時附著死油蠟塊,導致封隔器入井工具受阻失靈,常規換軌座封操作難以成功。
面對難題,員工們嘗試采取熱洗井方式降低油蠟黏度,提高井溫,但經過2次熱水循環洗井后座封仍未成功。
二次攻關爭分奪秒。應急搶險站第一時間組建攻關團隊,集體探討坐封失效原因,查看封隔器本體故障,分析井筒影響。最終,團隊確定實施“反復尋找座封卡點實現封隔器靈活換軌”方案,通過反復上提下放管柱的沖擊力,促使封隔器的扶正部件與套管之間產生摩擦和位移,最終完成旋轉巧妙換軌,恢復封隔器座封能力。
為推動方案落實,“作戰”一線的技術人員一大早奔赴井場,全程嚴密監督。座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員工們合力抬起180余斤重的油管放到小滑車上,再頻繁下放、上提、旋轉油管至井內不同深度座封。同時,他們還不斷更換卡點位置尋找套管漏失井段,配合默契。由于液壓鉗來回擺動,大伙兒小心翼翼操作著液壓鉗操縱桿,反復調整吊繩角度,確保吊繩不被油管吊卡纏繞,整套操作實現安全施工零誤差。
隨著第25根油管下入井內,封隔器卡瓦牢牢固定在套管內壁上,壓力表穩壓數據宣告著此次坐封的成功,大家松了一口氣,又迅速投入到下步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