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一輛卸油車緩緩駛入采油三廠河間作業區留西項目組留17采油站卸油點,崗位員工孫香蓮熟練地將軟管從該站員工自制的小型吊臂上取下,連接到油罐車油出口處,開始了卸油工作。
“用上新裝備啦!”卸油車司機朝著孫香蓮說道。
“是啊,有了這個小型吊臂,再也不用擔心軟管斷裂啦!”孫香蓮開心地向卸油車司機展示著新裝備。
殊不知,新裝備的使用,還要源于一次“小隱患”。
“站長,連接卸油管線的軟管出現裂痕,為避免斷裂漏油,須及時更換。”10月20日上午,孫香蓮向站長羅斌匯報道。羅斌及黨支部書記陸建煜立刻安排大班人員到項目組領取新的卸油軟管并及時更換,第一時間消除安全隱患。
“好好的一根軟管怎么會有裂痕呢?”陸建煜心中不禁產生疑問,并向孫香蓮了解情況。
“這根軟管長約3米,一頭固定在固定樁上,不用時彎曲疊掛在上面?!睂O香蓮邊說邊指了指距2米處懸掛軟管的固定樁?!霸谶M行卸油工作時需拉伸開連接到油罐出口處,由于固定樁距離卸油車輛遠,使得軟管在日常工作時需要反復拉伸彎曲?,F在天氣逐漸變涼,管內余油使得管線的柔韌性減弱,導致軟管出現裂痕,我們在連接時連拉帶拽也有一定的難度?!睂O香蓮一邊在現場演示一邊解釋。
“看來更換一條新的軟管并不是長久之計,如果還是這樣反復拉伸依然會導致同樣的情況發生,我們還要再想想辦法?!标懡先粲兴嫉卣f道。
“如何能夠減小軟管的彎曲程度,延長其使用壽命,減輕員工的勞動程度?”陸建煜圍繞這個問題和大家展開討論。員工們紛紛獻計獻策,大家集思廣益,最后提出在固定樁上加裝一個小型吊臂,將軟管不固定一端懸掛于吊臂之上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于是,大家分頭尋找制作材料,最后將一根鐵管安裝在原固定樁上,再將廢舊抽油桿和四分管焊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直角,把抽油桿部分插在鐵管內形成一個可靈活轉動的小型吊臂。在吊臂的另一端固定懸掛一根軟鋼絲,安裝上自制掛鉤用來懸掛軟管。安裝后崗位員工不但能夠輕松地懸掛起軟管,而且很大程度上減小了軟管的彎曲程度。